大成就者都德才兼备
如果你真的能慈悲喜舍怀天下,你就是佛菩萨的心胸气量,这句话本身就已经涵盖了心胸、气量和格局。仅凭这一念,你的心就已经和佛菩萨是同一个境界了。
凡夫和圣人的区别,就是凡夫把心放在自己身上,菩萨把心放在普天下的众生身上。果位来自于自己的格局,格局来自于自己的心量。
你心里装了几个众生,或者说你心里装了几个你的亲人?
要度天下的众生,先度我们的六亲眷属。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六亲眷属都度不了,说明我们没有能力,没有德行,我们又怎么普度天下的众生呢?
天下的事就是两招,一是靠能力搞定,二是靠德行感化。我没有能力让你信服我,就通过我的德行来感化你。
我们有一位女法师在外面开山建寺,虽然她的能力弱,但她有一招挺厉害,就是会磕头、会哭,很多人经不起这一招就帮她建寺院了。为什么她能用这一招呢?因为她有境界,才低得下头,弯得下腰。我们在座的有几个敢哭敢磕头的?没有吧?
你能把你想要的拿到手是能力,拿到以后能放下才是境界。
人生成长的步骤是先提升能力,后成就境界。请问在座的,这两招你们学到了哪一招?两招我们总要学一招啊!一个有能力的人提升境界相对容易,如果没有能力,想提升境界是不容易的。
你说你学佛已经把自己度了,你度自己容易,但度你的家人是最难度的。我们往往和朋友合得来,和家人合不来,为什么呢?因为和外人可以讲道理,和家人是不能讲道理的,越讲道理越伤害对方。
处理家庭问题很简单,就是一招,承认是自己的错,改正就行了,不要推脱,不要辩护。
你的心量有多大,虚空就有多大。
从理论上讲,一个修行人必须心包太虚,可是我们包得了太虚吗?身边的几个冤亲债主就把我们气得心痛肝裂。为什么你被他惹生气了?说明你这堂功课还没有过关。
人家说心里怕什么就来什么。这一生你越是渴望的东西,越是得不到,你越不渴望的东西,反而越能得到。凡是你渴望的,说明下意识里你知道自己缺这个,因为前世你没有种这方面的因,所以这一世你渴望的就很难得到。
当你渴望某种东西时怎么办呢?先种因。你只有今天种了这方面的因,明天才可能结这方面的果。
可是世间人总是犯一个错误,只要喜欢的就想得到,却不问问自己有没有种过这方面的因。没有因怎么会有果呢?
一个修行人懂得如何种因,但不会在意果,只要因种好了,自然会得到好的果。